一.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的发展历程
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建设发展阶段和成熟完善阶段。1988年预防医学系成立之初,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课程教学教研室,直至1999年才建立预防医学实验室和统计分析实验室。2005年2月原预防医学系和生殖医学系合并成立公共卫生学院后,又建立了生殖医学实验室。经过实验教学改革的一系列探索,实行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方针,获得了公共卫生实验教学的相应经验,于2008年11月由学校批准正式成立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下设理化分析实验室、生物医学实验室、现场调查与数理统计分析实验室,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实验室,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中心主任负责制,统一协调各门课程的实验设置计划、人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
二.实验教学理念
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校训,根据公共卫生领域更加注重群体健康的观念,积极倡导“融素质教育与专业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为一体、融实验教学与学科建设为一体”的办学思路,打破学科间壁垒,开设跨学科综合实验和单科性融合实验;构建模块化实验教学平台。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公共卫生实践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公共卫生胜任力为主线,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公共卫生实验教学理念,努力培养一批理论和实践功底扎实,掌握公共卫生特点和发展趋势,具有公共卫生胜任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以及具有相应公共卫生能力的临床医学人才。
三.实验教学体系
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培养为核心,在基础性与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不断增加研究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建立起了培养创新型、研究型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在实验教学内容上进行了一体化设计,打破学科界线,将传统的预防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医学、卫生检验学等32门实验课程进行了融合与优化,形成了包括“理化分析实验技能”、“生物医学实验技能” 、“现场调查与信息处理分析技能” 、“公共卫生综合实验技能”四个模块的实验教学内容。现已建立《理化分析实验》、《生物医学实验》、《社会医学与健康促进实验》、《空气水质理化实验》、《食品与生物材料理化实验》、《营养与食品化学》等独立实验课程。
四.实验教学队伍
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设立一个主任和两个副主任,对实验教学进行全面的协调和管理。中心两位专职实验教师和两位实验技术人员分别承担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实验教学低值易耗品、实验教学运行、实验室安全的日常管理;另有兼职实验教师67 名。实验教师队伍中教授11人(16.4%),副教授31名(46.3%),讲师17名(25.4%),助教3名(9.1%);其中博士20名(29.9%),硕士37名(55.2%);博导3人,硕导23人。承担全校各专业《预防医学》实验教学和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检验检疫、营养学专业的专业课实验教学,以及针对基础医学专业的《实验室管理》理论课教学。
五.特色
公共卫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创新教学理念和实验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在实验教学体系、管理模式、学科发展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1.打造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
长期以来,公共卫生实验中心积极参与实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在实验教学中全面引入“以学生为中心,以公共卫生实践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公共卫生胜任力为主线,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公共卫生实验教学理念。以先进理念引领高水平实验教学质量的实现。建立分层次、多模块、结合公共卫生现场与社区、与理论既相互衔接又相对独立的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开创了公共卫生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2.构建“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实验教学”四位一体的创新实验教学平台
中心特别重视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实验教学内容的集成整合,将学院科研和科技服务平台作为学生的创新实验功能区纳入中心布局,科研和教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也及时融入学生的实验教学中。学科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实验教学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参与公共卫生社会服务,进基层,进社区,宣传健康生活知识,宣讲健康生活理念。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使学生的自身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经过多年的优化整合和发展,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已初步建成教育理念先进、实验设施完善、实验装备精良、教学体系科学、实验教材系统、队伍结构合理、管理一流、特色鲜明的实验教学中心。